最近從老爸家搬回一疊黑膠唱片,這些唱片是我從高中時代開始買的,雖然全部都是翻版唱片,不過卻含有滿滿的回憶。
還記得當年在國語歌曲創作被限制的年代,年輕人幾乎都是聽英文歌,每個禮拜報紙會刊登英文歌曲排行榜,然後就依著排行榜偶爾去唱片行買張唱片。
最充滿回憶的幾張唱片合照
|
在還沒有智財權概念的年代,唱片行架上幾乎都是翻版唱片,而且還分有"專集唱片"和"合集唱片"兩種,所謂專集唱片就是一張唱片所有歌曲全是同一位歌手或合唱團所演唱,而合集唱片則是由本地唱片公司把好聽的歌曲編輯錄製成一張唱片。
由於"專集唱片"只是把原版唱片拿來翻模壓製,所以成本較低,市場定位也是"廉價品",所以連包裝都很簡單,就一個大塑膠袋封住薄薄的封面紙,連唱片內套都沒有,直接上架,記憶猶新,一張賣18元台幣。
而"合集唱片"因為經過本地唱片公司編輯每條歌都好聽,所以成本較高,市場定位是"高級品",不僅包裝類似原版唱片,有硬紙封面套、塑膠外套、塑膠內套一應具全,一張賣二十幾元台幣。
在窮學生時代錢不多,能買的就是"廉價品",所以現在留下來的幾乎都是18元的"專集唱片"。不過現在看起來這是歪打正著,以技術觀點來看,其實直接翻模壓製的專集唱片音質好過合集唱片很多,因為再經類比錄音重新編排曲目,聲音訊號必定損失。
經過三十幾年了吧,18元的唱片洗乾淨後音質依然相當好,聲音色彩確實比合集唱片豐富,雖然都是翻版唱片。
就是因為這些老舊唱片再激起我對黑膠的熱情,接下來洗唱片的工作不可少。洗唱片很容易,水、酒精、沙拉脫或洗碗精都可以,很髒的話拿到浴室用蓮蓬頭沖,輕微一點的可以把唱片全部打濕用唱片刷刷。但洗完要弄乾就麻煩了,用布擦乾怕好不容易洗乾淨的唱片一擦布毛屑又卡進音溝中,用晾乾的太占地方可沒那麼多地方晾唱片且空中灰塵會不會又掉進唱片裡。
最理想還是買台洗唱片機,不過才多少張唱片買一台數萬元的機器真是阿達了。其實洗唱片機主要功能就是吸乾唱片,其他還不是跟在唱盤上擦唱片一樣 ---- 擠清潔液、刷唱片。所以自己用幾個 PVC 管、零件來銜接家用吸塵器最省錢簡單!
跑了一趟 B&Q,買了 1" PVC管,其實我只要一小截,但都是賣一整根,只好很遜的扛一根回家,另外買了 1" 管轉 1/2" 管的轉接頭。
還有一個白色三分管彎頭、透明三分管一截、三分管帽一個,這些是以前設魚缸剩下的物資。對了,還有一樣忘了照相,就是自黏門邊毛刷一截。
把 PVC管裁一段需要的長度如圖組合,
透明 PVC管要鑽一排孔,做為吸唱片水分的吸口,上圖孔太小影響吸力,已改為一長條縫隙。
接下來用夾板做支架。
鑽圓孔一定要有的工具 ---- 自由錐。
將之組合後噴漆。
將所有東西組合後用 C型夾固定在唱盤上
調整高度讓上圖左側毛刷剛好輕輕碰觸到唱片,另一側毛刷則離唱片一點縫隙,這樣空氣才會由唱片表面吸入。
操作一下,還可以。開吸塵器時唱片被吸住導致轉盤轉不動,所以之後開吸塵器時我都把轉盤關掉以手轉動轉盤,以免皮帶受損。
簡單幾樣東西加一台吸塵器就可以 DIY 出來堪用的洗唱片機,不用時拆下收起來也不占地方。
三十幾年前的黑膠唱片,清潔乾淨後音質都還很好,這讓我想起 CD 剛出來時說 CD 可永久保存音質不會變,經過幾十年考驗,其實黑膠比 CD 耐保存,CD 一但資料層發霉刮傷,連聲音都出不來了,而黑膠反而還能唱得有聲有色。
三十幾年前的黑膠唱片,清潔乾淨後音質都還很好,這讓我想起 CD 剛出來時說 CD 可永久保存音質不會變,經過幾十年考驗,其實黑膠比 CD 耐保存,CD 一但資料層發霉刮傷,連聲音都出不來了,而黑膠反而還能唱得有聲有色。
如果能用簡便式吸塵器更好,就是放在唱機黑膠上,用軸心自走吸塵電池供電,這種發明會更實在方便好用吧!
回覆刪除謝謝!
刪除